本篇文章3280字,读完约8分钟

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重要领域的改革。在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是可以统领全局的突破口或重点任务?这是关系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前几轮改革是如何决定这一突破的

为了选择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或重点任务,理清选择的内在逻辑,有必要对30多年来前四轮改革中如何确定突破口或重点任务进行反思。前四轮改革的标志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直接相关的四届三中全会。总的来说,其突破或关键任务的确定是基于对基本社会矛盾的认识和对改革阶段的把握。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的帷幕,把农村改革作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果断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明确指出实现现代化意味着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要大大提高生产力,就必须改变在许多方面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相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和思维方式。有必要改革权力过度集中的原有经济管理体制。当时,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非常薄弱。首先,应该尽快促进农业生产。同时,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薄弱环节,也是改革容易突破的环节。这样,农村改革就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的一个突破口或关键任务。

刘树成: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以增强企业活力为突破口或核心任务的第二轮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农村改革成功后,进入了全面向城市推进的阶段。城市企业是工业生产、建筑和商品流通的主要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市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这样,增强企业活力就成为全面推进改革阶段的突破口或关键任务。

刘树成: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第三轮改革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在这次全会以前,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九二年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而不是零敲碎打地修补原有的体系。这是我们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基本社会矛盾和改革本质认识的新突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就成为加快改革步伐的突破口或关键任务。

刘树成: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第四轮改革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鉴于我国经济体制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决定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新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就成为深化改革阶段的突破口或关键任务。

刘树成: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综上所述,在过去30年的四轮改革中,我们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基本社会矛盾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上,随着改革各个阶段的推进,改革突破口或重点任务的选择也在不断升级。

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选择

当前,第五轮改革应以加强法制建设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这是基于对中国基本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和对改革新阶段的把握。

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过3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说在过去30年的改革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内涵主要是指促进生产力在数量上的扩大,使生产力得到更快的发展,那么现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内涵已经转变为不仅促进生产力在数量上的适度扩大,而且促进生产力在质量上的提高,使生产力得到更高质量的发展,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率上来。

刘树成: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让生产力以更高的质量发展比让生产力以更高的速度发展更加困难、复杂和艰巨。这是因为,要发展更高质量的生产力,不仅要通过改革继续打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而且要通过改革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在一整套制度保障体系中,最刻板、最权威、最有效的是法制保障体系。这意味着市场经济应该升级到更高的发展和成熟阶段。

刘树成: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虽然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生命力,但它不能自动使生产力向更高质量发展。市场经济具有三个属性:商业活动的自主性、商业环境的竞争性和商业目的的逐利性。这三个属性使市场经济发挥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是一种积极的作用,可以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市场主体面对外部竞争压力,具有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市场经济充满活力,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另一方面,它是一种负面效应,由于利润的内在动机,市场主体可能会做出违反市场正常秩序、损害他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如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破坏资源和环境、不公平竞争、垄断行为、逃税、滋生权钱交易腐败、收入差距扩大等。

刘树成: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为了发展更高质量的生产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即保证市场主体的合法地位和权利,保证市场主体的正常市场竞争和合法经营收入,从而在更大范围和更广范围内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要有效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就必须抑制市场主体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遵守市场竞争规则,维护他人合法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为追求利润而实施违法行为。要实现这两个方面,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本身、政府的行政权力、一般的政策法规和一般的道德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一整套法律制度来保障这一制度。法律制度是规范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规范化是指以法律的形式将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运行秩序正式化,以避免行政干预的随意性和某些政策的可变性。权威是指法律规定被整个社会所接受和遵循,并具有普遍的社会约束力,任何人或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强制性是指所有违法行为都要依法查处。如果说行政权力是传统计划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最高保障,那么法制就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最高保障。因此,人们常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刘树成: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因此,第五轮改革应以加强法制建设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这是在当前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生产力更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市场经济自身成熟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在深水区改革和关键时期有效调节各方利益的内在要求。

如何进行改革

新一轮改革以加强法制建设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发挥了主导作用。加强法制建设可以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领域和环节。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强法制建设的内容,就是要把国家的各项事业和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制化。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都要检查、总结、梳理是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果没有法律可循,应根据优先事项提出加强立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如果有法律可循,我们应该找出如何进一步执法,严格执法,并调查那些违法的人。我们还应该根据我们的优先事项提出加强执法和司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所谓“轻重缓急”,是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最突出的矛盾,市场经济升级中最重要的困难,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刘树成: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要把加强法制建设作为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和重点任务,必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法做好工作的能力,形成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有法必依、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良好法制环境。

要把加强法制建设作为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和重点,必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法制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尊重、遵守和运用法律的良好氛围。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形成了一整套健全的法律体系,并为全体公民所遵循,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国家和民族。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刘树成: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经济学系副主任)

标题:刘树成: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