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5字,读完约5分钟

23日,李克强总理在瑞士报纸《新苏黎士》上发表了署名文章《为什么是瑞士》。全文如下:

瑞士是我就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后访问的第一个欧洲国家。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总是象征性的。我选择瑞士并非偶然,因为有几件重要的事情要做。这些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事件,都与瑞士有关。

一是推进中瑞自由贸易区进程。2010年我访问瑞士时,双方同意加快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准备工作。三年多来,两国有关部门一直在紧张推进谈判,已经进行了九轮谈判,最终结束了谈判。通过这一步,瑞士将成为欧洲大陆和世界前20个经济体中第一个与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这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去年,中瑞贸易额达到263亿美元,其中瑞士对中国的出口额达到228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瑞士人2800美元。中国为达成高水平的中瑞自贸区做出了巨大努力。这充分表明,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止,中国坚持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和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达成一个高水平的中瑞自贸区等于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标杆,这不仅将促进两国经贸合作的整体升级,也将向世界发出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的强烈信号,倡导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这将为深化中欧经贸关系带来新的动力,给两国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贸易的振兴和经济的复苏。

李克强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正积极推进城镇化

二是加强双方在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瑞士因其金融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而被称为银行密度最高的国家。加强金融监管和宏观政策,完善与瑞士的资本市场体系,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正在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包括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体系和完善金融监管机制,这将为两国金融企业的互动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同时,中国和瑞典可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中共同努力,发挥“1+1大于2”的作用,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李克强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正积极推进城镇化

三是进一步增进两国间的相互信任和了解。中瑞关系和务实合作的水平不仅取决于抓住新的机遇,还取决于提高双方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水平。瑞士是最早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中国改革开放后,与瑞士建立了第一个工业合资企业,瑞士在欧洲国家中较早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所有这些构成了相互信任的基础。中瑞合作需要走得更远、更好,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希望这次访问不仅能加深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了解和互信,也能增进两国人民对彼此国家的了解,在广阔的人文交流世界中播下更多的友谊种子。

李克强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正积极推进城镇化

关于中国发展的机遇,请允许我简单列举以下具体例子: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3.2倍,增长了一倍多;到2020年,它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率约为7%。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约10万亿美元的商品,外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中国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亿万农民向城市人口的转化将释放出更大的市场需求。这些都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将为包括瑞士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李克强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正积极推进城镇化

关于中国政府的政策,我想强调的是:在国内,我们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不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平等机会。对外,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服务业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

如果有人仍然对中国和瑞典之间的一些差异和分歧感到困扰,我认为没有必要。中国致力于发展经济、保障人权和依法治国。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国和瑞典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异。然而,脚是短的,英寸是强壮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彼此的长处来互补彼此的优势。我们应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深化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和平相待,不断扩大共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李克强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正积极推进城镇化

我还记得三年前我作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访问瑞士的情景。在为期四天的行程中,我与政府领导人进行了深入交谈,会见了企业家,并在大雪中出席了达沃斯论坛年会。日程安排非常充实,富有成效。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没有消散,各国需要继续同舟共济,共度时艰,不要搞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特别是不要轻易采取“双逆转”措施,还要避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

李克强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正积极推进城镇化

这次访问我想了很多,我想做很多事情,但是访问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最终,两国的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需要共同努力来落实合作成果。双方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好,可以做得更好。

因此,我选择了去瑞士。

标题:李克强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正积极推进城镇化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7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