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5字,读完约3分钟

在北京海淀区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一排排大屏幕显示着不同的数字。住宅区周边、消防出口、停车场、电梯轿厢、地下管网、充电桩等设施均与网络相连。稍微轻轻一点,海淀区的街道经营管理情况就会直接展现出来。

海淀区正在探索一条科技之路,用高度集成的智能管理系统“城市大脑”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新型智能城市。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应用场景将在2020年深化。

大数据有助于流行病预防和控制

"苏青,体温36.2℃,正常."

上午8: 30在海淀科技大厦入口处,苏晴只需在智能大厦疫情监控系统前进行面部扫描。仅用一秒钟,系统就完成了人员登记和红外测温。当屏幕显示体温和身份时,系统自动释放。没有人工登记,排队的人有秩序地通过入口进入大楼。

智能建筑疫情监控系统是基于海淀区“城市脑”疫情防控系统研发的终端应用。海淀防控平台结合“城市脑”的特点,在互联网上收集大量数据,以及人员从重点区域向海淀区的变化趋势和流向,为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人员的准确搜索提供参考数据。目前,该平台已服务海淀区700多栋重点商业建筑中的600多栋,帮助6万多家企业恢复生产。

北京海淀区:城市将“思考”和管理更有效率

在此基础上,海淀“城市脑”建设运营平台公司及其合作单位与北京市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开发了一批小型疫情防控项目,形成了覆盖社区、建筑等不同场景的综合性疫情防控信息服务支撑平台。

同时,“城市脑”防控平台邀请公共卫生防疫专家每天做专题工作报告,依托人工智能和“城市脑”大数据中心的基本支持功能,为防控领导小组提供数据信息和辅助决策。

智能社区赋予基层治理权力

说到建设智能社区,海淀区西三旗街永泰庄北路23号院的志愿者刘杰(音译)赞不绝口:“用手机扫描一个从外地回京的居民的代码,填写表格就这么简单!”

像刘杰这样的志愿者大多分布在公共场所的出入口。“以前,我们还会检查社区里的居民,但基本上是记录在纸上,然后存档。如果你以后在家碰到这一行,你就不用拿笔来记录了。”刘杰说。

使用“城市大脑”来建立智能社区不仅可以解决填写表格的问题。随着工作和劳动力的恢复,各社区特别是老社区的防疫和控制压力急剧增加。在海淀区、西三旗街、建材城、李羲儿等住宅区,智能人脸识别测温及通过系统和车辆智能闸机正在进行试点。这种高科技门禁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小区的封闭管理,还可以完成非接触式温度测量和快速识别,大大提高了防控效率和质量。

北京海淀区:城市将“思考”和管理更有效率

“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得到了充分体现,更好地增强了基层治理能力。”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办事处主任、党委副书记曹玉明说。

数据联通业务的多种场景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如何让居民有意识、准确地进行垃圾分类,减轻人们看管垃圾的负担,使垃圾分类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安珠市海淀区西三七街怡清苑小区李小区有一个基于“城市脑”的解决方案。

垃圾分类“智慧眼”由摄像头、外置设备和5G溢流感应设备组成,能自动感应并语音提醒居民将垃圾分类。“智能眼”数据连接到“智能社区”管理后台,后台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垃圾投放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宣传。

如今,“城市大脑”建设已经在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城市交通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大脑”打开了用户和物联网设备在各种场景下的关键数据,为拥有庞大数据库的城市智能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援)

《人民日报》(第12版,2020年6月9日)

责任:叶壮

标题:北京海淀区:城市将“思考”和管理更有效率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