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90字,读完约5分钟

对话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蒂赫·比罗尔:虽然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还没有到来,但科学家们从未对地球的生命如此关注。 英国著名自然灾害专家、世界著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吉尔在《七年拯救地球》一书中指出,如果人类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 就连一向关注国际金融形势的世界银行也在2012年11月发布了一份名为“降温”的报告。报告指出,如果我们让全球变暖继续下去,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4摄氏度。 报告认为,这一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沿海城市可能会被淹没;粮食生产的风险增加;水资源短缺将进一步恶化;生物多样性将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失。 2012年底,国际能源机构(iea)发布了《2012年世界能源展望》(以下简称《展望》),预测了2035年前的全球能源趋势。国际能源机构在报告中悲观地表示:“各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达成的到本世纪中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正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未来全球变暖的挑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联系了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蒂赫·比罗尔,请他向我们解释在能源和气候危机面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能源机构在《展望》中指出,即使考虑到各国未来的发展政策,我们仍然无法确保全球能源体系能够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展望预测,从现在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加三分之一以上,其中60%将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虽然低碳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和发展正在稳步增长,但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仍将在未来主导全球能源消费和使用结构。 在过去的10年里,煤炭占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近50%,其增长率甚至超过了所有其他可再生能源。该报告预测,中国的煤炭需求将在2020年达到峰值,并将持续到2035年。谁将取代核能? 为了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各国都鼓励发展清洁能源,许多国家将核能视为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福岛核事故使核能不再美丽,许多国家重新评估了它们的核政策。谁将取代核能已经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展望》指出,目前,世界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几乎是世界能源需求的两倍。尽管在2035年之前,煤炭仍将是全球发电的主要燃料,但在全球发电计划中,可再生能源将被用作新建发电能力的一半的燃料。 《展望》预测,到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到2035年将接近最大的能源——煤炭。 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其技术成本逐年下降,而化石燃料的价格却在上涨。此外,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不断增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011年,全球对各种可再生能源的补贴约为880亿美元,2035年将增至近2400亿美元。 与比罗尔的对话:中国将成为绿色能源投资的全球领导者 中国经济周刊:能源利用,尤其是节能减排方面有什么进展? Birol: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能源消费国都宣布了自己的目标和措施:中国的目标是到2015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6%;美国采用了新的燃油经济性标准;欧盟承诺到2020年将能源需求削减20%;日本正试图在2030年前削减10%的电力消耗。尽管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过去10年全球能源效率低下的状况,但全球节能减排的潜力仍然巨大。 中国经济周刊:国际能源机构对提高能源效率有什么建议? Birol:我们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在能源效率利用方面仍有巨大的未开发潜力。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寻找降低能源消耗的机会:工业、交通、发电和建筑。大量研究数据表明,目前,世界上建筑领域五分之四的潜力尚未挖掘,而工业领域一半以上的潜力尚未开发。 中国在建筑领域的能耗控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其他方面仍有很大的进步。我相信,只要世界各国在这四个方面制定出一系列可行的政策,就一定能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中国经济周刊: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你如何评价这些行业的增长? Birol:近年来,中国在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这些投资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全球约30%的风力涡轮机生产来自中国,全球约20%的太阳能发电来自中国。可以说,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世界。 我们预测,未来中国将在风能上投资6000亿美元,在太阳能上投资2000亿美元,这将使中国成为全球绿色能源投资的领导者。我相信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将会不断进步,造福世界。 中国经济周刊:国际社会最初的目标是在本世纪内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以内,但现在看来,这一切都变得难以实现了。面对这种情况,你认为我们应该做什么? Birol:如果各国不能在未来做出有效的政策调整,我们之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也将难以实现。我认为所有国家都应该努力控制温度。我想我们可能还需要五年时间,在此期间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当然,五年可能不够,也可能不够,但这一次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宝贵的机会。也许现在还不够成熟的技术可以在五年内应用。我相信通过所有国家的努力,这个温度控制的目标在未来仍然可以实现。

标题:全球节能减排可挖掘的潜力十分巨大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