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3字,读完约3分钟

中投公司董事长空职位的空缺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目前,有报道称中粮集团董事长宁有望接任,而《中国商报》记者也从各种渠道了解到这一消息。然而,这一声明尚未得到官方渠道的证实。 宁生于工业,但他在简历中记录了良好的投资业绩。这意味着他比资本市场监管部门的其他领导更有实践经验。 宁曾经为两家公司工作,一家是华润,另一家是中粮。在华润,他把企业从外贸企业转变为投资集团,从600亿元资产发展成为中央企业盈利能力前五名、资产超过9000亿元的公司,可谓是一项历史性的成就。[/h/我们必须知道,当时兴业银行正准备上市。想想看,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投资溢价高达10倍。事实上,这项投资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当时,平安信托也致力于pk的目标,凭借当时中粮集团的实力,它一度想过退兵。然而,宁发现了的问题。当时,汇丰集团的子公司汇丰保险持有平安(市场、资本、股票、咨询)19.9%的股权,平安也持有平安信托近100%的股权。如果平安信托用自有资金购买兴业银行1亿股股权,其中近2000万股为外资股。当时兴业银行尚未上市,外资持股比例为24.98%。根据银监会《境外金融机构投资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境外金融机构投资非上市中资金融机构的比例达到或超过25%的,非上市金融机构按外资金融机构监管。 这意味着兴业银行不再能够容纳海外股权的进入。然而,宁发现了这个问题,最终将中粮集团投资兴业银行,获得了巨大的回报,为中粮集团的腾飞赢得了第一盆金。此后,中粮集团在农业领域的整个产业链布局与这场投资战的胜利息息相关。 知情人告诉记者,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名,并在当时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心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宁高宁总能从危机中接受命令,并最终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与目前被称为“烫手山芋”的中投公司相比,在这样一个“赚钱的时候不能说明自己能做什么,亏钱的时候又不能做什么”的地方,是不是只有宁这样有机会遭遇企业困境的人才更有经验和处理能力? 宁从事两大产业,一个是农业,另一个是由外贸企业转型而来的投资集团,这与中国“走出去”进行海外战略投资的未来方向不谋而合。一方面,他有国际视野。他在大学学习经济学,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mba。他获得了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7年在华润集团工作时,华润是中国最“洋”“红”的公司,相当于第一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华润有18年的青年时代和10多年的主管经验。另一方面,他对农业有很深的了解。2004年12月28日,宁高宁从华润“空下坠”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开始了全面重建中粮集团的征程,他构建了整个农业产业链,同时,在农产品(市场、资本、股票、咨询、咨询等)方面,纵观历史和世界,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支柱。在全球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随时可能爆发的情况下,中投作为一个主权基金,需要在这方面做好前期的规划和布局,而这种人选很可能就是中国的宁。 2012年3月28日,中粮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宁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继续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这一举动引发了人们对宁从政的猜测。

标题:宁高宁会接手“烫手山芋”中投吗?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8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