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28字,读完约7分钟

于颖,主治医师,谢赫医院急诊科。微博地图

■对话角色

于颖,出生于1974年,是协和医院急诊科的主治医师。2011年10月,她因注册并频繁推特“急诊室的女超人于颖”,讲述医院事故和有趣生活的故事而走红。目前,于颖拥有208万微博粉丝,被网友称为“谢赫姐妹”,性格直爽,言语幽默。

■对话动机

6月8日晚9点,“急诊部女超人于颖”发布微博,宣布“本月结束后辞职”。

第二天早上,“女超人”又一次在推特上发布了她的辞职消息,并附带开玩笑说从联合医学院医院辞职将涵盖20个章节。

于颖辞职的消息一传出,立即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关注和跟进。9日晚,于颖接受了《新京报》的独家采访,谈到了她辞职的原因和现有的医疗体系。

6月8日晚9点,“急诊部的女超人于颖”发微博说,“妞妞爸爸要去玉树分公司工作三年,这个月结束后我就辞职了。”我打算给自己放一个月假,追求自由练习的梦想!”

9日晚,《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于颖。《女超人》称,现有医疗体系存在太多问题,这表明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都将迎来改革的春天。离开这个系统后,她将继续当医生,并希望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医生一起为社区医生搭建一个个人平台。

谈论辞职

科学研究不应该是评价医生的唯一方法

新京报:领导和同事对你想辞职感到惊讶吗?

于颖:我不是一个轻易冲动离开的人,也不是一个会隐藏一切让别人尴尬的人。我考虑辞职已经一年多了,可以说是考虑周到。两三周前,我在科里透露,我们的领导人应该已经预料到了。

新京报:你的辞职进展顺利吗?

于颖:(摇头)有20章要讲,还有很多零散的东西。

新京报:系统中的这种繁琐程序是你决定离开系统的原因吗?

于颖:这不是跺脚的问题。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的医师评价体系仍然是sci论文和科学研究的指标。我承认我没有这个天赋,但是我的临床能力很强。在我看来,科学研究之路是可以存在的,但它不是评价医生的唯一方法。

新京报:两年前你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说你不想写sci文章。

于颖:事实上,当主治医生并不可耻,但在公立医院的学术评估氛围中,如果你不拼命发论文,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我周围的许多人都为此感到苦恼。但是我在想,这个社会已经允许医生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想在固有的评估系统之外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例如,我想成为一个系统外的好医生,看看我能否树立一个榜样,让每个人都知道系统不是一个好医生的唯一渠道。

论医患关系

医院应该放低身体,平等地与病人交流

新京报:在过去的两年里,你有没有通过发布微博来揭露不正当的医疗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于颖:(点头)有人说你只是喜欢媒体。我不这么认为。医生需要发言权。但是现在我们的公立医院做得不够。

例如,如果你去采访一个医疗事件,你可以顺利采访病人和他们的家人,但你是否能采访有问题的医生需要医院各级检查。医院宣传部甚至不会见你。事实上,这种态度在医院里会引起很大的反感,但却不利于医患之间的沟通,包括媒体如何公正地报道这一事件。

新京报: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认为医院应该做什么?

于颖:医生有必要说话。现在,在互联网上,无论是具体的医患纠纷还是整个群体的评价,每个人的发言都不再是片面的责骂医生。这与我们的医生团队经常使用媒体与公众对话和互动有关。

医患纠纷,医院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做错了什么,故意掩盖它;或者,如果你是对的,做一个理智而不宽容的手势。我认为公立医院和医生应该放低姿态,平等地与病人交流。

新京报:那么你认为医患关系紧张是因为公立医院没有为医患之间的平等对话创造一个平台,包括协和医院?

于颖:这个说法不全面。一方面,没有平等对话的平台。另一方面,政策体系也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病人涌向大医院,这使得看病更加困难。因此,我认为医生和病人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公平、平等地表达他们的困境,并推动制度和政策的改革。我也希望谢赫医院作为行业的领导者,能够放低姿态,平等地与媒体和病人沟通。

浅谈医疗改革

公立医院真的应该治病救人

新京报:120转运已经在一家大医院的急诊部停播,这是你关注度最高的微博之一。急诊病人留在医院应该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发微博有压力吗?

于颖:既然它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为什么每个人都没有站起来说出来呢?这件事非常有趣。每个人都知道漏洞在哪里,但没有人会改变它。为什么?

新京报:你想通过微博的吸引力来推动变革吗?

于颖:我当然希望,因为我们急诊部的一线医疗太苦了。夜班,从下午4: 30到第二天早上8: 00,一个像我一样30多岁的女医生,下班后漂浮着走路。虽然急诊医生在24小时内看了360多名病人,但该奖项与此无关。

新京报:你理想中的公立医院应该是什么样的?

于颖:今天我似乎已经无数次谈论我的理想了(笑)。在我的理想中,公立医院真正治疗的是人,而且应该把特殊医疗和高倩病房完全分开。特殊需要医疗的自由化只会使医生去特殊需要医疗,那里的注册费很高,这是由于人们的营利性。普通门诊病人看病也不便宜。特殊医疗保健赚的钱只不过是为医院创造收入。

政府应建立一个开放的医疗市场,将公立医院与社区联系起来,并根据当地居民的需要发展老年医院、妇婴医院。私立医院应该定位高端的特殊医疗服务,这些服务具有竞争性和互补性。

新京报:如果没有特殊的医疗护理,大型公立医院的医生会变得不那么有价值吗?

于颖:医生应该自由流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技术专长,医生可以留在三甲医院看疑难重症,也可以去社区医院查房;有市场意识的人也可以去私立医院赚钱,或者像我一样成为全科医生。

谈论未来

我想探索为社区医生建立一个个人平台

新京报:在大环境改变之前,你周围的人会不会对离开协和医院的“铁饭碗”不乐观?

于颖:有人质疑,说你不是专家,认为你很棒,离开了康科德的“金字招牌”,看到你的头被砸了。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如果我想好了,我会遵循我既定的路线。

新京报:现在每个人都知道你将成为一家私立医院的全科医生。你有更具体的计划吗?

于颖:我是一个对医疗行业有想法的人。如果你遇到好的投资者和志同道合的医生,我认为你可以利用网络和移动终端探索建立一个社区医生的个人平台。在这个信息平台上,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和疾病管理。然后,它触动了政府投资社区预防疾病,而不是投资大型医院来扩建和建造壮观的门诊大楼。

将来,公共医院里不应该再有高血压和几个小时;和我一样,住在通州的医生会更愿意在自己家里为周围的居民提供普通医疗服务。

新京报:没有政策支持,这个理想恐怕很难实现。

于颖:是的,也许我们这一代人会成为炮灰,但这并不重要。也许下一代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人,在听完于颖的故事并了解他们之后,会感受到这种变化。

新京报:你会继续写微博吗?

于颖:我还能写。急诊室的故事已经过去了,还有更多领域需要探索。比如,我说过,我丈夫要去玉树呆三年,我也是“大爱与无尘”的爱心大使,有很多故事要讲。

我认为我们可以探索建立一个个人平台,让社区医生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然后,它触动了政府,让政府投资社区预防疾病,而不是投资医院来建造壮观的门诊大楼。

在公立医院的学术评估氛围中,如果你不拼命发论文,情况会大不相同。

本刊作者/新京报记者魏

标题:于莺:特需医疗应从公立医院剥离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7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