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95字,读完约9分钟

电影《中国拍档》已经在中国各大影院上映,三天内票房收入超过1亿。许多人在微博上看了之后表达了他们的感受,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部在春天和春天都有灵感的好电影。在过去的几天里,我的手机也收到了很多我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发来的短信,祝贺新东方的创业故事成功搬上银幕。

实际上,这部电影的诞生与我无关。许多人都想知道新东方是否投资了这部电影。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根本没有投资。的确,这部电影是基于新东方的创业故事,角色是基于新东方的许小平和王强的共同奋斗和兄弟情谊,但电影中发生的事情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电影中人物性格的表现也与我们现实中的性格大相径庭。

余洪敏的自我报告:我和中国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

大约一年前,小平约我见面聊天。见面后,他非常兴奋地告诉我,韩三平想把新东方的故事拍成电影。事实上,小平写了一个剧本,交给了韩三平。读完之后,韩三平表达了对剧本的浓厚兴趣。小平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到北京大学文化系任团委文化部长。他是北京大学非常活跃的人物,思想新颖,思维敏捷,对音乐、戏剧、电影和电视等表演艺术有着浓厚的自然兴趣。那时,北京大学有一个学生艺术团,我的同学王强是艺术团的团长。他们一起把艺术团抛到九霄云外,远在青海演出。那时,我在北京大学没有任何明显的能力,我是一个男女学生都讨厌的人物。因此,根据小平的说法,我是一个普通的观众。

俞敏洪自述:我和《中国合伙人》的那些事儿

余洪敏的自我报告:我和中国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

(左)、(中)、于(右)

我和小平讲完后,我当时提出了反对意见。我反对的不是剧本好不好,我们的形象是否高大完美,而是我根本不想把新东方搬上银幕(小平写的剧本和陈可辛接手后重写的剧本,我一个字都没读过)。因此,我不知道哪一个剧本被用来制作今天形成的电影。我之所以反对把新东方搬上银幕,是因为新东方虽然经历了创业的风风雨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革命还没有成功,同志们还需要努力。”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我们只能尽力把新东方做得更好,而不是拍电影来宣传我们的成功。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不希望我自己的形象(甚至在艺术转换之后)出现在屏幕上。如果这个形象被完美地塑造,它将在现实中伤害我,因为我在现实中不会匹配塑造的形象;如果形象塑造得不好,它仍然会伤害我,因为总会有人认为那是真实的我。而且,自从新东方在美国成名后,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已经厌倦了自己的名声,心里只想着退步,没有理由进步(当然,精神进步是我每天努力的方向)。我和邓小平谈完这些原因后,邓小平基本上同意我当时的观点,说他会把我的观点跟韩三平说一下。

俞敏洪自述:我和《中国合伙人》的那些事儿

几个月后,小平告诉我,剧本已经转移到陈可辛,他改编了剧本,决定开始拍摄。我问小平他是否有可能不拍这部电影,小平说这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小平说,新的电影剧本基本上改变了故事情节,除了保留了他原来的角色程、孟晓军和汪洋的名字。我想,既然这和新东方无关,我就不用担心了。时间一晃半年过去了。今年年初,大约在二月,小平打电话来说,陈可辛已经拍完了,第一个镜头已经出来了。他读了之后非常感动。虽然不能说是新东方和我们的故事,但这部电影确实值得一看。无论如何,我认为把自己放在一边,从客观的角度来评价这部电影本身是可以的,所以我答应小平一起去看这部电影。那天晚上,我和小平、王强共进晚餐,我还打电话给另外两个朋友——萨夫兰基金的闫妍和车易的李斌。他们都是北京大学的兄弟姐妹。晚饭后,每个人都去看了第一个剪辑。这部电影被放在咖啡店的放映机上。屏幕很小,声音很弱,光线很暗,没有看电影的真实感觉。电影开始十分钟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会不自觉地把电影的情节和真正的新东方做比较,把电影中的人物和现实中的三个人做比较。

俞敏洪自述:我和《中国合伙人》的那些事儿

我发现我不能从客观的角度来评价这部电影,我甚至不能判断电影中展示的人物是否有吸引力。电影中的角色应该是以我为原型的,因为他在三年内考上大学,在大学里得了肺结核,在大学图书馆里追女孩子(虽然这实际上发生在大学毕业之后),因在外面教书而被学校处罚,在美国被拒签出国留学,在一家破工厂里举办补习班,和三个哥们一起创业,和美国人一起上了法庭,最后让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些都是新东方的真实故事,但程在电影中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包括孟晓军、汪洋所展现的、形象,都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大相径庭。事实上,我的性格并不那么胆小,我也不是一个“把语言当成自己的性生活”的人。无论如何,电影中的故事还是离我太近了,所以很难判断这部电影是好是坏。看完之后,我告诉小平,我不会对这部电影发表我的看法,因为我的看法不客观。审美需要距离,而我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和程比较,所以没有审美的距离。几天后,小平告诉我,陈可辛和黄晓明想和我见面谈谈,但我说我不想谈,因为我真的不想让自己的意见影响他们的判断。事实上,我当时的判断是这部电影不会有吸引力。我没想到现在会有这么多人看了并说是的,这真的出乎我的意料。

俞敏洪自述:我和《中国合伙人》的那些事儿

此时,由于剧组已经开始宣传《中国拍档》,预告片也已经在各种视频网站上发布,社会上有人一直在谈论新东方与这部电影的关系,包括新东方有没有投资。为了澄清这种关系,我发了一条微博:“最近,很多朋友问我,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中国拍档》是不是根据新东方拍摄的。”新东方参与投资了吗?直到今天我还没有看到陈可辛或者其他演员,所以我不知道这部电影和新东方有什么关系,当然我也没有参与投资。许小平跟我说过这部电影,但是我坚决反对把新东方搬上银幕,所以这部电影跟我现在和将来都没有关系。”也在媒体上作出回应,并不希望大家把这部电影拉得太靠近新东方,把程当成余。电影是一种艺术创造,它与现实中的任何人都不一定有关系,也不一定没有关系。”如果有相似之处,那纯粹是巧合。“。我认为,当双方都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至少新东方和电影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当然,现在似乎很难真正保持距离,因为太多的人自然会认为这是新东方和我们伙伴的故事。

俞敏洪自述:我和《中国合伙人》的那些事儿

这部电影定于5月18日正式上映。5月8日,小平给我写信,邀请我参加5月13日在清华大学礼堂举行的电影首映式。两天后,陈可辛亲自给我发了一条短信,邀请我参加首映式。我想,无论如何,这是一部由新东方引发的电影,它客观地反映了一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们的梦想、奋斗、悲伤和成功,所以我答应陈可辛出席首映。5月13日晚上,我第一次去了清华大厅,见到了导演陈可辛。陈道比我想象的要矮一点,但是他很简单,谦虚,有礼貌,和他聊天很愉快。后来,我遇到了黄晓明,邓超和大卫,并与黄晓明合影。在电影开始之前,大家都要一起走红地毯,但我最终没有离开,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我还是不希望这部电影离我太近,陈导最终表达了他的理解。我坐在电影院等电影开始,发现和妞妞坐在我旁边。第二次看这部电影时,我仍然没有摆脱我的主观比较地位。与我第一次看的场景相比,我做了一些调整,音乐让我感觉好多了。电影结束后,观众起立鼓掌。也许这反映了观众的心声,认为这部电影很好。主持人给舞台上的演员打电话后,又给我、许小平和王强打了电话。让我们谈谈看电影的经历。我说,这是一部电影,最好不要坐在正确的地方;其次,虽然电影的情节精彩,但现实中的故事更精彩,朋友之间的纠纷更残酷,但友谊也更牢固。后来,我通过媒体了解到那天晚上有很多名人出席了首映式,但不幸的是,我几乎不认识他们。

俞敏洪自述:我和《中国合伙人》的那些事儿

5月17日晚上,也就是电影首映的前一天晚上,我邀请小平和王强在家吃饭。吃饭与电影无关,它是我们的日常活动。如果我们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我们会想念彼此,渴望在一起聊天喝酒。就像电影中的故事一样,我们中的一些人走上了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道路,友谊和财富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上市后,一切都要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则来运作。我们都不太习惯公司正式运营带来的束缚。小平和王强逐渐退出了新东方的管理。作为股东,他们至今仍保持着他们的地位。作为新东方的主要代表,我不能像他们一样退休。我只能被锁在新东方当职业经理。这与我的性格很不一致,所以我向媒体表达了我的真实感受,我一直后悔把新东方带到了市场。当然,我知道其实没有后悔药可吃,新东方只是在那个时候上市,以摆脱它所面临的许多困难。虽然上市后有不同的困难和烦恼,但新东方毕竟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俞敏洪自述:我和《中国合伙人》的那些事儿

很多人都在想,我们三个现在是什么关系?呵呵,我们还是合作伙伴。小平设立的正格基金为归国留学生提供风险投资支持,我们都是基金持有人。十多年前,新东方提出了一个口号:“出国留学的桥梁,回国创业的彩虹。”前半句是新东方的现实,后半句是通过基金实现的。我们也是新东方的合作伙伴,因为我们都是新东方的股东,都在继续为新东方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同时,我们是友好的伙伴。从进入北大到认识对方30多年,从同学到同事再到建立伙伴关系,我们这辈子注定要一起创造许多故事,这些故事将以更加精彩的方式延续到未来。(原标题:余洪敏的自我报告:我和“中国伙伴”之间的那些事)

标题:俞敏洪自述:我和《中国合伙人》的那些事儿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7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