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20字,读完约9分钟

祝靖依是一名职业艺术家,他当过老师,也去过海边。像日本艺术家村上隆一样,他有经商的个人经历,这使他尊重艺术,理解资本。

他认为,在野外成长的私营企业和在野外成长的当代艺术应该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团结起来。作为一种口号实践,在上海桃江路8号邰方顶级厨房电器馆举办的“重新开始,线式第二次展览”喧闹不已,祝靖依将其定义为一场艺术“狂欢”——一场艺术与商业品牌的中国式“婚礼”。这种狂欢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艺术产业概念,也与西方商业赞助艺术的普遍做法大相径庭。

朱敬一:让艺术与品牌的结合变成“嘉年华”

在《证券日报·艺术与投资》的独家专访中,职业艺术家祝靖依讲述了这场艺术狂欢的来龙去脉,以及一个艺术家在否认所谓“艺术”存在的情况下,将如何独自生活。

首先让艺术成为狂欢节

《证券日报》:除了做艺术家,你还扮演什么角色?

祝靖依:我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了品牌和艺术。通过设计一个商业模式,所有相关方的利益都可以得到照顾。将这些利益结合起来后,会是什么样的状态?这就是我将要想象的。

《证券日报》:当商业品牌与艺术相结合时,它们最终会以什么样的状态出现?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为什么他们最终选择了这种方式?

祝靖依:对于品牌来说,如果他们仍然依靠传统的硬媒体进行宣传,那将是非常无趣和缺乏创造性的。然而,尽管一直在说和尝试,它并没有产生许多特别有趣的案例。因此,很多事情都需要从每个人都放低姿态,互相磨合开始。从一个小地方开始,比如嘉年华展览。

即便如此,品牌方面仍会不断变化——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对我有什么好处?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艺术家也应该非常有分寸,这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是否愿意调整自己的姿态,以配合品牌。有必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并考虑品牌方面的需求。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展览场地应充分保证艺术家的完整展示。在此基础上,艺术家应该利用他们的创造力为企业本身的品牌概念做出贡献。

《证券日报》:双方的角色都很有趣。一开始,品牌方有很高的眼光,想成为一个更大的艺术家。每个人对彼此都有不同的立场吗?因为我们已经看到许多像卡地亚这样的奢侈品牌与艺术合作,但国内现实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祝靖依:是的,他们的预算和国内现实都不会产生像卡地亚那样的结果。而对于企业来说,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只有一个宽泛的概念,想要与艺术结合。每个人都调整自己对彼此的期望和对彼此的假设。对于品牌来说,它有很多事情要考虑。媒体宣传,人流,艺术家自己对品牌的认同。他们还提出了不少问题。这需要我很好地了解他们。

朱敬一:让艺术与品牌的结合变成“嘉年华”

《证券日报》:但这次展示似乎是一次艺术展览?

祝靖依:这个展览强调现场互动。也就是说,艺术家不再像以前那样把他们的作品挂在墙上,然后在开幕式上用酒杯碰观众。我们要求艺术家在开幕式上制作一个互动装置,与观众互动。我们把这次展览设定为“嘉年华”的概念。

《证券日报》:这是展会本身的演变,还是品牌与商业结合后提出的要求?因为我们看到,在当代艺术市场放缓之后,画廊传统的静态展示模式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

祝靖依:我认为两者都有。因为品牌会提出一些要求。他们关心的可能是展览中的人流和客人的感受。如果是纯粹的艺术展览,艺术家只关心他们作品的销售和传播。

这也可能是一个触发点。我认为这绝对是未来的趋势。平时每个人都可以呆在家里,面对着屏幕。事实上,他们真的很想参加这个有趣的聚会。网络时代促进了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因此,我认为未来的艺术展可能真的会变成一场嘉年华,作品本身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

商业品牌与艺术的结合可以衍生出很多东西,我们希望艺术家们能以艺术的方式展示“邰方”的品牌理念。创作完成后,这是一件蕴含邰方品牌理念的艺术品。然后我们可以把它做成衍生产品,作为礼物,或者直接带到市场上流通,成为品牌推广的载体。

一开始你只能做这么小的尝试。未来艺术和商业品牌结合的可能性相当大。因为中国的艺术家是庞大的,有高有低,我们不能说他们都是走大师之路,其中很大一部分必须是市场化的。如果民间资本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将会非常有利于中国艺术的良性循环

艺术很难单独成为一个行业

《证券日报》:这实际上是对当前艺术品市场运作模式的一种转变。也就是说,艺术为商业注入活力、商业依赖艺术的观念,已经不再是目前普通意义上的艺术产业模式。

祝靖依:这里有一个背景——中国当代艺术家和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想法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面临转型。在野外成长的艺术家和在野外成长的私营企业在思考转型时应该拥有一个群体。

民营企业开始转型,塑造品牌,打造企业核心;艺术家也是如此。外国资源不像过去那么丰富了。现阶段,艺术、商业和品牌的结合在中国是一件非常有趣和值得做的事情。

《证券日报》:在通常的背景下,我们把艺术产业健康发展的希望寄托在收藏家的培养上。但是,指望收藏家支持这么多艺术创作团体似乎是不现实的。

祝靖依:收藏家的概念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我认为中国艺术市场想要健康,或者让公众了解艺术。最好的推广是私营企业的参与,以及艺术与工业、日常生活和商业品牌的结合。此外,品牌固有的宣传需求也在艺术的推广和传播中发挥作用。

我们仍然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概念。艺术和商业仍然是僵硬的二元组合。事实上,我们从未见过全面的东西,只有卡地亚式的方式进入了我们在西方的视野。但是你看不到的是艺术和商业品牌之间最初接触的最自然的形式。正是这种视觉的缺乏让我们感到不自然,并认为像卡地亚和lv这样的是时尚和品味。

我去过意大利和法国,我认为他们的艺术已经巧妙地运用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区分这些东西真的很难。它变成了一个设计和一个广告,所以你很难清楚地看到像中国这样的商业品牌和艺术之间的结合点

《证券日报》:实际上,这种模式是艺术和工业的结合。用艺术来促进工业,反过来,工业也会促进和滋养艺术。这里有一种偏见,那就是公众希望看到一种纯粹的艺术,而艺术家通常是傲慢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傲慢和偏见的状态。

祝靖依:我认为这种事情应该改变,但这种改变完全取决于市场,市场会调整傲慢和偏见。

如果有些艺术家不想做也没关系。企业可以找到更开放、更灵活的艺术家。当两种力量互相寻找时,总有一天他们会找到一个更好的结合点。我认为市场会调整,剩下的艺术家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对艺术家来说,重要的不是作品

《证券日报》:你提到的市场监管有点类似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概念。

祝靖依:企业需要给品牌注入更多的创意元素;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他还需要面对更多的观众和市场。因此,如果艺术家和企业合作,他们可以将品牌和艺术结合在一起,有无数的可能性。

因为我认为未来的艺术家,如果他们完全沉浸在艺术中,很难有所成就。未来就是这样一个社会,你要和更多的人交流,感受这个时代的脉搏,然后创造;即使是创造本身也不一定重要。通过去掉“艺术家”的标题,你可以更有创意,把左边的东西和右边的东西混合起来。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创作,但它对社会和文化的贡献比创作一幅画并出售它更有价值。艺术作品最终会变得越来越耀眼和虚无。

朱敬一:让艺术与品牌的结合变成“嘉年华”

《证券日报》:什么是虚无?

祝靖依:“虚无”的概念是它可能会逐渐成为一个凭证和符号。艺术家对艺术本身的考虑会再次改变。艺术家开始超越对作品本身的关注,开始塑造自己的品牌和符号。然而,作品本身的魅力开始逐渐减弱。因为发行量太大,人们对作品的内涵不会像对古典绘画那样挑剔。

《证券日报》:作品不再重要,因为艺术家背后的精神活动和思想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不是物化的作品。不是说你是艺术家,他不是;你做的是艺术,但那不是。艺术的范式和艺术与艺术家之间的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另一方面,正如你所说,艺术家本身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概念符号,但单一作品本身并不十分重要。但是有多少艺术家承认呢?

朱敬一:让艺术与品牌的结合变成“嘉年华”

祝靖依: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沉浸在学术中。此外,许多艺术家仍在讨论技巧本身,包括颜色和构图。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艺术团体仍处于类似“农业社会”的阶段,尚未进入真正的“工业化和商业化社会”与工业相结合;然而,西方艺术已经发展到“资本化”阶段。

当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大写艺术是好的。我们生产的艺术品可能真的很安静舒适。但是从全球战略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是不同的。因为无论如何,中国在世界上仍然是一个大国,所以我们应该准备好适应这个文化角色,艺术也是如此。你看,每一届世博会实际上都是最好的总结。世博会是一个给予财富的地方。英国可以体现其现代设计,注重环境保护。中国应该拿什么?苏州园林,它们都在这里。

朱敬一:让艺术与品牌的结合变成“嘉年华”

所以我说为什么我们要注意这一点。然后你可以画一幅安静的风景。问题是世界已经变了。中国人必须想出应对这种文化变化的策略。这样,策略和态度是很多东西的混合,不仅是艺术,还有商业。

《证券日报》:所以保持你的艺术纯粹是一个荒谬的想法。

祝靖依:“纯洁”的概念本身是错误的。对艺术来说,它和政治一样具有战略意义。如果你说你独自去打仗,你能说打仗的士兵是纯洁的还是不纯洁的吗?你只能说他赢了还是输了。这本身就是一场战争。我从全球化和文化殖民的角度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仍然考虑回归古典意境,那么这个话题就不值得一提了。因为环境不同。如果你不出去,别人就会进来。

标题:朱敬一:让艺术与品牌的结合变成“嘉年华”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3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