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5字,读完约4分钟

江苏省“两会”结束后,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关注。副省长中,江苏省宿迁市市委书记苗当选为副省长。

2013年1月初,苗仍被选为宿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因此,这一人事安排表明,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宿迁的主要领导进行了“高分配”。

江苏省委党校党建与党史建设专业教授刘长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正常情况下,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兼任,在经济‘重要城镇’或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也是如此,但其他省份的市委书记‘高配置’是由省级根据发展战略和选择性考虑需要而决定的。”

然而,“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我国许多省份出现了省委书记“高配置”的格局。

根据我们的报纸,副省长的职位一般由省一级推荐,但需要得到中央组织部的批准。

协调区域发展副省长

宿迁是江苏13个省会城市中最薄弱的地区。尽管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16亿元,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58亿元,但仍落后苏南苏州近10倍。

在即将到来的2013年4月,拥有管理学博士学位的苗芮林将担任宿迁市委书记两年。他在宿迁工作了近10年,先后担任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和市长。

在刚刚结束的江苏省两会上,苗当选为江苏省副省长。此前,2009年,时任徐州市委书记的徐明在担任市委书记六年后被提升为副省长,并在徐州工作了一年多。

此前,徐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明确表示,担任副省长的主要职能是“协调区域发展”。

目前,出生于1964年的苗,是江苏省政府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成员,已经出现在江苏省政府网站的“省政府领导与分工”栏目中。

按照常理,在中央和江苏省委宣布苗还在其他岗位之前,副省长只协助省长分管“苏北协调发展”和扶贫工作,与常务副省长一起担任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

显然,苗族芮林的新使命与宿迁市在“十二五”期间的更快发展和更大赶超密切相关。目前,宿迁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70%左右。许多中央领导人访问宿迁时指出,没有宿迁的小康社会(现代化),江苏就没有小康社会(现代化)。

2010年底,宿迁被江苏省委确定为“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这是对省辖市改革发展的最大政策,要求宿迁改变过去10年只搞经济金融的单一局面。

高配置还是常态

事实上,目前,从基层村支书和乡镇党委书记来看,“高分配”的常识在中国的政治结构中一直存在。

从北京、上海、广东、天津、重庆等中国经济和政治堡垒来看,“最高领导人”都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的;延伸到省一级,一些重要城市的市委书记,包括省会城市,也有省委常委或者副省长兼任的现象;在省辖市,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代表、CPPCC担任县(区)委书记的情况较为普遍。

浙江省温州市城镇合并后,温州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或副省长兼任。

在江苏省,苏州市委书记一直是由省委常委兼任的(无锡是后来的另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而在20世纪80年代,省委副书记似乎也是兼任的。

记者进一步发现,目前我国许多省份都出现了省市高配置的现象:甘肃省副省长张晓兰兼任庆阳市委书记;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兼任宜昌市委书记;海南省副省长姜斯宪兼任三亚市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包头市委书记郭启俊等。

但是,有一个普遍的做法,即上级党委常委兼任下级党委书记,书记原则上不兼任同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以强调和澄清“高分配”的主要职能仍然是在下级党委的岗位上起主导作用,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升迁过渡”。

但是,副省长兼任省辖市市委书记的高分配,也从根本上不同于另一个层次的“不调动就提拔,不调动就提拔”(例如,乡镇党委书记享受副县级、县委书记享受副市级或副职享受专职待遇)。

刘长江分析说,前者侧重于省级发展规划和战略,而后者是鼓励干部到基层工作或作为一种政治意义上的“奖励”。

标题:副省长兼任宿迁“一把手”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3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