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744字,读完约17分钟

闽台融合发展乡村样本——厦门青脚村乡村治理观察

4月26日,台湾规划师李培珍(右二)与青角村院前社区创业团队在一起。

4月26日,在厦门和漳州交界处的青角村拍摄了全景航拍。

4月26日,厦门海沧青脚村院前急救中心主任陈(中)在指导村民种植火龙果。这些照片都是魏培全拍的。

一个从农耕到阅读传承了近千年的“闽南金石名村”,在城市化的冲击下一度荒芜

“乡愁”不仅是连接历史与当代、农村与城市的精神纽带,也是聚集产业和人力资源的无形资产。

希望这里所发生的事情能为农村振兴和消除贫困后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样本。

从厦门市中心出发,向西行驶,通过海沧大桥出岛,然后沿着城市高速公路一直向西南方向行驶...在一栋屋檐翘起的红砖古屋前,司机慢慢地停下车,说:清教村在这里。

这个位于福建省东南角的小村庄,自北宋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依山傍海,物产丰富。文化背景深厚,至今当地人都喜欢讲“祖孙三代”和“一村二十四进士”的故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闽南金石名村”,经过近千年的耕耘和阅读,在城市化的冲击下,曾经是一个寂寞的地方:村民们渴望体面而富裕的城市生活,放下农具,离家去工作。

清教村,原本简单的乡村风格和繁荣的人口,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空壳村”-贫瘠的土地,废弃的古宅,老人生活无依无靠,很少孩子。一千年的文化和熏香历史已经被震死,很难逃脱被摧毁的命运。

当你有时间的时候,你不会意识到你有多珍贵;当你失败时,你知道你有多珍贵。我们能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刻有我们祖先家训的古老红砖房被拆毁,带着地方情结的风景和乡村在我们的记忆中逐渐消失?世世代代在这里扎根的村民已经陷入了自省。

"如果这个村庄被拆除,我们在外工作的亲戚会在哪里过年?"在当地一家钢铁加工企业工作的陈是第一批醒来并同时行动的当地年轻人之一。“无论如何,要保住村子!”

“守村”就是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一群留守的年轻人和几个热心的台湾同胞开始了一项新的探索,在一个即将被拆除的千年老村中重建家园。它也为闽台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农村样本。“我们变了,村庄变了。”

来自台湾的规划师李佩珍(音译)仍然记得,当她第一次来到青蛟村的院前社区时,正值雨季,几天的降雨让村里的道路泥泞不堪。她一踏进泥地,就“艰难地把脚拉了出来,但是鞋带断了。”

那时候,清教村是一个人们眷恋却又想逃离的地方。"这个家庭世代居住在这个村子里,它的根就在那里。"陈对说:"那时,村子里到处都是垃圾和污水,这真的让人们无法居住。"

陈不是唯一一个觉得无法留下来的人。以李培真折断鞋带的青角村院前社区为例。当时,村子里有750多人。"那些能跑出去的人和那些不能跑出去的人,必须用尽一切办法跑出去。"留在村子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还有一些整天无事可做的“年轻人”。

“村子要被拆除了。没人想在这里多呆一会儿。”住在村口的70岁寡妇兼鳏夫闫·方清对几年前他家附近的样子记忆犹新。那时,村子里到处都是鸡、鸭和垃圾,离门不远的池塘闻起来很难闻晚上,村子里一片漆黑,没有人想出去,因为“你不知道你可能会不小心踩到什么……”

泥泞的古道、荒芜的田野、摇摇欲坠的古宅...一千年的农村文明,就像老人留下的一样,进入了暮年。

这个村子的转变源于几个年轻人的觉醒,陈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陈作为该村的代表,带领村干部参观了“美厦共建”规划试点村。原本想四处游玩的陈在到达试点村时,对这个翻新后的村庄的外观感到震惊。"我从来没有想到农村会如此干净美丽!"

2013年,厦门启动“美丽厦门共创”活动,将包括村庄整治在内的社会治理从政府转变为政府和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并逐步选择清教村所在的海沧区进行村庄整治试点。青角村没有被列为试点,因为它已被指定为拆迁村。

陈从这次访问中了解到,村民参与是村庄治理的“必修课”,贯穿于村庄治理的全过程。“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财政和政策支持。至于在哪里以及如何改善这个村庄,村民在每个环节都有发言权。”

陈不禁动了他的心:“让村民们决定如何改造他们的村庄。这与我之前了解到的农村改造完全不同。”

事实上,陈以前对农村改造的“理解”也是“刻板印象”,即农村改造留下了许多人——政府出资改造,政府安排改造。按照统一的模板和统一的风格,对村内村民的房屋和道路进行了改造。最后,风格多样、特色鲜明的原始乡村被改造成没有棱角的典型聚落。这种“流水作坊”式的乡村改造加速了以文化多样性和历史传承为特征的乡村文明的消失,导致了乡村改造的“水土不服”。

村民“共同创造”和古村落的复兴“留住乡愁”

村民参与、共同努力创造的村庄治理模式,向陈展示了村庄起死回生的希望。他立即给在村子里一起长大的“法晓”打了电话。我们必须努力成为“共同创造”的试点。"

村民参与是“共同创造”的核心理念。青脚村的热情最终打动了区政府,试点工作的领导同意来村里实地考察。

视察当天,区政府工作人员站在村口,看着鸡鸭在街上走来走去,牛棚里到处都是猪圈。他们对从脸上散发出来的刺鼻气味皱起眉头。“光有热情是不够的。你应该在半个月内把这些猪圈猪圈猪圈猪圈清理干净,让你做试点,”

村里的村干部和一群年轻人,包括陈,二话没说,从自己的家出发,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清理了街道上非法建造的猪圈、鸭舍和厕所,清理了500多吨垃圾。

村民的高效率不仅使政府看到了清角村的决心,也使陈意识到村民参与的巨大力量。"只有村民的真诚参与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从此,陈有了创办农村合作社的想法。

在青角村这样的“零+壳村”,村民合作社离不开两个群体的力量:留守青年和外地圣贤。留守青年有时间和精力,但缺乏开放的思维。向贤在外面的世界努力工作,知识渊博,思维活跃,但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村庄的改造。

这两个群体平时几乎没有交集,甚至互相排斥。“许多农村合作社之所以不能成立,是因为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妥善处理。”陈对说:

由于从小到大的友谊和事业上的成功,陈在留守的“青年”和外地的农村圣贤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为了让大家坐在一起,一起参与治理村庄,他在村里村外来回跑,分别做留守青年和农村圣贤的工作。

陈知道这两个小组很少或根本没有互动。为了团结他们,我们必须找到他们身份的交集。结果,他“为两组人画了一个关于村庄未来的“大蛋糕”,最后让画龙和凤凰的村庄“年轻人”和穿西装的乡镇圣贤坐在同一张桌子上。

同年5月,由村里15名年轻人组成的吉生园合作社在青脚村正式成立。“我们变了,村子变了”是陈为合作社出的口号,印在合作社成员的大照片上。“先造人,后造物。”

政府给予村民参与政策支持和发挥空,村民自发形成的合作社为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起点。然而,如果农村治理要真正摆脱拆旧建新的传统模式,专业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应当地政府的邀请,在台湾有丰富社区建设经验的规划师李培珍来到了清教村。

台湾社区建设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快速发展,台湾开始面临社会矛盾突出、农村人口外流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负面影响,当地相关部门开始实施以社区为单位,以“创造人”、“美化环境”、“创造生产”为目标的社区建设活动。

“社区建设的通常步骤是先创造人,然后创造物,并注意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这与‘共同创造’村庄生活环境改造的理念相吻合。”李培真认为,乡村治理的根本意义在于“创造人”,即改变村民的观念和认识。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尊重村民的要求和权利,而不是刻意追求改造的速度和进度,融入到村庄改造的各个方面,成为青脚村改造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由于忽视村内管理,村内违章建筑现象严重。村民们随意用墙围起这块土地。他们家的院子越来越大,但是村里的公共房间越来越窄。

“为了让村民们走出他们的小房子,共同建设一个社区,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带头拆除围墙,让位于土地。”陈首先说服了他的叔叔拆掉那堵墙。

在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集体改革项目中,一方面要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另一方面要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村主任严为民坦率地说,“这说起来容易,但在实际进展中,却费了很大劲。”

在青角村大河角中央公园的角落里,有一个红砖铺成的小广场,它现在是村里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就在四年前,它还是一个臭气熏天的鸡舍,周围都是垃圾。

为了说服84岁的老奶奶周小云把她的土地腾出来参与村子的环境改善,李佩珍和合作社的成员记不清她去过她家多少次了,但老奶奶周就是不让步。

“我已经84岁了,再过几年我就不会在这里了。我与你的‘联合创作’无关。”周奶奶的抱怨让每个人都无计可施。

看到老太太下定决心,每个人都只能绕过这片土地,到别处开始建设。慢慢地,周太太家附近的路变宽了,灯也亮了。她家附近的死池塘成了供鱼观赏的风景池。原来充满污水的垃圾场被改造成了一个有许多树木和绿色花朵的中央公园。这个村庄的改造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周奶奶的门还是一样的...

周奶奶亲眼目睹了周围的新变化,她的心态也在慢慢改变。两个多月后,她主动找到了合作社,并表示愿意在外出参与村庄重建之前出租土地。装修过程中,周奶奶自费买了一张石凳和桌子,放在门前的地板上,让大家休息。她还拿出自己亲手沏的凉茶来解渴,缓解来此休闲的村民的暑热。

青角村有很多像“周奶奶放弃了土地”这样的故事。从最初的不理解和不合作到最终主动放弃土地并参与改造,这一改造过程反映了村民逐渐增强的社区意识,正是这种社区意识驱动着村庄在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下不断产生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

采访期间,开始下起毛毛雨,远山如戴,小雨如纱。现在是村里居民的李培珍(音译)沿着村里的青石小路走着,他可以举手指向路边的一个院子、一个亭子和一条小路,讲述这个村庄的转型故事。

“在村庄重建的过程中,我不仅得到了一个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平台,还学会了重新认识自己。”农村女孩郁芳从中专毕业后就一直失业。李佩珍从小就知道自己喜欢手工和绘画,“一手拿着锅铲,一手拿着画笔”她帮助她在村子里建立了一个“小方工作室”。在发展个人爱好和特长的同时,他还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妇女的就业。

村民“共同创造”和古村落的复兴“留住乡愁”

尊重村民的意愿意味着尊重村民说“不”的权利。厦门市海沧区委书记林文生在谈到青脚村的“联合创作”时,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青角村绿塘舍村入口处的桂圆树林里,有一条石头铺成的小道,名叫“我想安静”。这条小径长800多米,宽2米多,蜿蜒穿过龙眼森林。

根据最初的计划,这条小路应该被切断,直接穿过森林,但是当项目即将完成时,村民们拒绝出售最后三米的建设用地。工程师们最终决定尊重村民们的意愿,并在中断了半个月的通信没有任何结果后,改变了之前的规划,从而绕过了三米长的土地。

尊重村民的意愿是村民充分合作和真诚参与农村建设的回报。

芦塘社陈家提供祠堂,并将其改造成村里的社区书院——芦塘书院。村民林雅华在学院前腾空了他的2000平方米的红薯地来建造学院广场。退休的乡党委书记林自省地捐了89.6平方米自己的土地来拓宽村里的道路,修理花坛,并把他的盆栽放在门口让人们观赏...在青角村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社区环境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民服务,人才是社区活力的根本源泉。”李培珍认为,正是由于“先创造人,后创造物”的理念,才赢得了村民们的认可和认同,青角村才率先改造了其他地方似乎充满矛盾的村庄。从“留住乡愁”到“创造本土创作”

经过几年的改造,青蛟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个泥泞而狭窄的村庄中街变得宽敞而整洁,废弃和倒塌的房屋被重新整理。村民们在房子前和房子后都有芬芳的花朵,绿色的森林被树木遮蔽。邻居们友好和谐。“共建村庄”已成为清教村民的一句俗语。

近年来,青脚村先后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中国美丽休闲村”,并被选为住房和建设部“联合创作”活动首批试点村。

但是,在李培真看来,当前的农村建设更多的是着眼于改善农村生活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它为农村复兴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怀旧则为农村复兴注入了精神内涵。"正是这种乡愁吸引并留住了农村人."李佩珍坦言,大陆对乡愁的理解和关心极大地鼓舞了她。

“乡愁是一个村庄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因此,保留乡愁就是保留村庄的历史和文化。”李培真说道。因此,从她来到青蛟村开始,她就致力于挖掘和梳理当地的历史地图和文化脉络。李培珍称这个过程为“发现村庄的发展结构”

在梳理中,李培真发现青脚村的背景远远超出了他自己的想象,甚至超出了村民的想象:这里不仅有一千年的农耕和读书遗产,而且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著名的金士绅世家。它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皇帝信仰和习俗的地方,也是台湾“台湾之王”的先驱严思齐的故乡。

“以前,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个村庄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和如此多的故事。”村民们也惊叹于脚下土地的深度和厚重,并开始一点一点地恢复这个村庄的历史,追寻他们的长者和祖先的遗迹。

大佛寺位于该村,是一座有着弧形屋脊和飞檐的古宅,是建于清朝中后期的珍贵文物建筑,见证了该村100年的历史。然而,村民们以前并不知道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老房子年久失修,但没人关心。房子前面的0+地块也被村民用来堆放垃圾。

在承德的雪仔村和宣帝村,有几十座古宅,比大富还多...经历了一百年的风雨,要么被遗弃,破败不堪,要么沦为大杂屋。在村庄生活环境改造之初,有人甚至建议拆除这些“难看”的古宅。

“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历史遗产。如果他们被推倒,他们就会消失!”为了抢救这些摇摇欲坠的文物建筑,李培真和合作社的年轻人一起,对古宅进行了逐一的清理和修缮,并在保护好的前提下,结合每一栋古宅的历史,研究开发了其目前的新用途,从而使百年古宅焕发了青春。

大佛寺是炎帝后裔的故居,他们被皇帝封为“医生”。李佩珍和她的朋友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李佩珍和她的朋友们把它变成了一个怀旧的博物馆,展示当地燕的家族文化。他们还在周末开设了一个关于中国文化的论坛,并邀请中国文化教师向当地学童讲授“颜家训”,帮助他们了解祖先的历史和青脚村的文化渊源。

如今,随着村民乡愁意识的逐渐觉醒,青脚村正在经历一场当代文化复兴。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个古老的村庄所吸引,给这片经历了时间洗礼的土地赋予了新的意义。

尽管开业不到一年,台湾陈鑫伟人的“谷艺烤房”已经成为当地鲜为人知的“网上红卡点击率”。面包店面积小,小巧玲珑,店里的橘色灯光让人感觉温暖舒适。面包店海蓝色的外墙上,余光中的诗:“思乡是一条浅浅的海峡。”

“这里也有我的乡愁。”陈鑫伟说。

2018年6月,陈鑫伟的妻子王驾林来到青蛟村在社区工作,希望陈鑫伟来大陆发展。当时,陈鑫伟已经是台湾大学的首席面包师,工作稳定。来到大陆意味着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此外,虽然他知道他的祖父母是在大陆出生和长大的,但他是从未来来到大陆的,这里的一切都是未知的,这让陈鑫伟犹豫不决。

“这是你的祖先出生和长大的地方。如果你不回去看看,没人会知道你祖先的故居在哪里,也不会在那里见到你的亲戚。"他妻子王驾林所说的话使陈鑫伟下定了决心。"回家去寻找你的根。”陈鑫伟想。

现在,陈鑫伟和他的妻子在村子里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他的妻子王驾林在台湾有20多年的教育经验,她正在村里实施“培根计划”,引导村里的孩子们去发现和讲述他们村庄的历史,让延续了几千年的怀旧记忆代代相传。她的两个女儿也在离村子不远的清教小学上学。

热情的村民和淳朴的村庄都让陈鑫伟一家感到熟悉和亲切。“这里的村民和我们有着相同的肤色,说着相同的语言,流着相同的血。这是我祖先居住的地方,也是我的家乡。”他说。

陈鑫伟的家人并不是唯一一个来寻根的人。2015年,台湾的“菠萝博士”黄来玉来到青角村,在那里开了一家菠萝蛋糕的旅游工厂。2016年,台湾同胞马克来到青蛟村,将品牌“马克客栈”带回家...浓厚的历史背景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不仅留住了乡愁,也吸引了闽南这个古老村落的产业。今天,这里是海峡两岸著名的“闽台生态文化村”。著名的音乐家和画家来到青蛟村收集大自然的风和画,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

村民“共同创造”和古村落的复兴“留住乡愁”

近年来,以社区内部力量的结合、外部因素的集合和创造地方发展的可持续动力为导向的“地方创造力”概念在台湾等地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李培珍说,目前青教村的发展就是遵循这样的模式。到目前为止,青脚村的成功实践证明,“乡愁”不仅是连接历史与当代、农村与城市的精神纽带,也是凝聚产业和人力资源的无形资产。

村民“共同创造”和古村落的复兴“留住乡愁”

从“留住乡愁”到“创造乡土生活”,清教村正稳步走上闽台文化特色的乡村复兴之路。

李佩珍说:“清教村不仅能为一个村庄变得富裕和美丽提供经验。”。“我们希望这里发生的事情也能为农村振兴和消除贫困后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样本。”(康淼、赵文才、严龚欣)

责任:叶壮

标题:村民“共同创造”和古村落的复兴“留住乡愁”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3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