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7字,读完约2分钟

图为李学军教授(中)在该领域教授研究生。张青摄影

“你是一个比农民更有能力的教授。拖拉机和收割机可以驾驶任何东西。”几天前,在西北农林大学第一农业站的小麦收获现场,农业大学的李学军教授熟练地使用了各种农业机械和工具,赢得了周围农民的钦佩。

“西部农民528”和“西部农民537”的亩产量预计超过650公斤。今年绝对是丰收的一年!“这是60岁的高翔教授今年5月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大庄镇参观50亩试验场时所做的记录。高翔说他在麦田里的心情特别好:“育种很有趣。我们应该学会如何与小麦交谈,选择我们喜欢的。“在过去的40年里,他培育了12个国家级和省级品种。

在这个领域培养人才

在西北农林大学,有20多人像高翔一样,以小麦育种为职业。用高翔的话来说,在田野里走来走去是不实际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农林大学培育的小麦品种在黄淮地区主导了四代小麦,在陕西推广了六代小麦品种。今年,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宣布了2020年国家将审查的新品种。学校的6个小麦品种在名单上。

刘树东40岁时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之一。46岁时,他跑进地里,开始了传统育种。育种材料在全国各地收集,从零开始。"不管有多难,我从未想过放弃。"2013年,刘树东看到了曙光:“有一种材料特别好。它矮,穗大,适应性广。”今年,他的品种“西农100”通过了国家考试。

小麦是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黄淮麦区是中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除了抗病和高品质,我们的品种必须有产量."马灵建教授从事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和常规育种工作,注重育种材料的创新,育成了抗穗大、产量高、适应性广的“西农99”。“每年,我都要在黄淮海麦区设立20个点。经过一轮测试后,我花了10天时间,在五月份跑完20多天。”

在这个领域培养人才

“西农501”是冀万全教授研制的第四个国家试验品种。经过6年的品系选择和3年的国家和地区试验,杂交试验于2011年开始。这个品种的形成花了九年时间。

近年来,西农品种以抗病、优质、高产而广受欢迎。"西农已经为今年的六次全国试验找到了一个丈夫的家庭."高祥表示,预计今年10月小麦播种时,西农品种的版图将进一步扩大到黄淮麦区,部分品种已经扎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龚)

《人民日报》(2020年6月16日,第11版)

责任:张静文

标题:在这个领域培养人才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