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8字,读完约3分钟

“阿拉的家人,不拿证书吗?”

“对不起,奶奶,没有通行证和身份证我不能通过!”

这是上海浦东新区鹤庆镇清场村东塘街的交叉口。由于它与集镇蔡路相连,所以交通一直畅通。守卫该过境点的志愿者看起来特别年轻,戴着“防疫检查员”的臂章,戴着面具的眼睛“更真实”,姿势是“一个人守卫,一万人不能强迫”。

秦场村青年志愿者团队的六名成员都出生于2000年左右。在疫情期间,这些年轻人主动加入防疫志愿者的行列,守卫着“过境”检查站。即使是亲戚和朋友,每当他们进入村庄,他们必须收集他们的证书和测量他们的体温。这六个年轻人做事认真,被同村的长辈亲切地称为“F6”。

上海是一个超大城市,仅住宅区就超过13000个。为了打赢这场防疫战争,为了编织一个严密的基层防控网络,志愿者们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天,为这里的防疫工作增添了力量,为千千千万市民带来了温暖。

“女士们先生们,如果健康云已经填好了,请打开手机短信,通过短信离开车站。请脱下帽子,在前面量量体温!”来自上海音速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志愿者赵文浩手持电动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出站的乘客。随着返程客流的增加,上海火车站的防疫工作压力不断加大。上海音速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志愿者“逆行”,在上海火车站出入口帮助进行入境旅客体温检测和疑似病人转移。

一线抗疫英雄谱:服务城市的力量有温度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来自上海的医疗人员前往武汉抗击疫情。临行前,理发成了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坚持自愿理发30多年的“全国最美志愿者”尹,带着“爱心剪刀”团队到医院为即将奔赴前线的医疗队成员理发。面对爱美的女医务人员,尹任军一遍又一遍地问,把她们的头发剪短可以吗?男选手们希望越短越好,尹任军干脆剪掉他的超短头发,“保证他们一个月没有烦恼”。

一线抗疫英雄谱:服务城市的力量有温度

华东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志愿者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上海家庭一线防疫人员的子女提供一对一的专题指导,包括课题指导、作业指导、课程学习、阅读交流等。它还开展各种在线学习活动。

黄,一个刚在家里过了分离期就报名参加社区防疫志愿者的党员,,一个脱下警服就换上志愿者背心的社区警察,还有虹桥高铁站双语志愿者服务队,他们愿意做路口的监护人...近日,大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坚守在基层防疫的第一线。截至3月4日12: 00,上海各级志愿者服务机构已在“上海志愿者网络”上发布了6936个“防疫与控制”志愿者服务项目,覆盖交叉监测、社区调查、心理援助等岗位。招募了20多万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间超过800万小时,人均服务时间超过40小时。(曹灵娟)

一线抗疫英雄谱:服务城市的力量有温度

《人民日报》(04版,2020年3月10日)

(原标题:服务城市的强度有温度(一线抗疫谱))

责任:张静文

标题:一线抗疫英雄谱:服务城市的力量有温度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