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14字,读完约6分钟

核心阅读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正式运行后,观测频率、传输效率和数据量的提高,增强了我国气象观测的“监测精度”能力,将更好地满足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为实现“准确预报、优质服务”的要求提供有力支撑。

从4月1日起,中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从全国试运行转为正式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地面气象观测全自动化的时代,用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成果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

卫星遥感、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的应用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依据。上个世纪,老一辈的气象观测者用笔、纸、电报这三种“老三模式”开创了中国的气象事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开始发挥其威力。从1999年到2008年,中国气象局分批完成了自动气象站的推广、建设和应用。2014年,中国气象局调整了国家地面气象观测服务,拉开了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的序幕。

从4月1日起,中国地面气象观测将完全自动化。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提供自动观测设备和应用卫星遥感、多源数据自动综合识别、智能图像识别等多种技术手段,全自动观测逐渐具备了现实基础。国家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经历了试点运行和全国试运行两个阶段。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黑龙江、安徽、山东、湖南、广西、新疆、青海等7个省(区)气象局开展了试点工作。从2019年6月15日起,这项工作将从试点运行阶段转移到全国业务试运行阶段。

从4月1日起,中国地面气象观测将完全自动化。

增强气象观测的“监测精度”能力

3月31日21:00,随着242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在站内运行软件中完成总云量和云高参数的设置,数据正常传输并入库,中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正式运行完成,切换工作顺利完成。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实时监测显示,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正式运行后,观测频率比人工观测高4-8倍左右,其中云观测站数量比人工观测高3倍左右,数据比人工观测高10倍左右。观测数据传输时间从分钟级优化到二级,到达报告完成率达到99%以上,传输频率从5分钟提高到1分钟,数据传输频率和效率大大提高。地面气象观测的频率、传输效率和数据量的提高,增强了我国“精确监测”气象观测的能力,将更好地满足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为实现“精确预报、优质服务”的要求提供有力支撑。

从4月1日起,中国地面气象观测将完全自动化。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强调,需要对标准进行“精确监测”,以确保观测系统的安全运行,并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结合各省(区、市)的实际情况,充分评估效益,合理安排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将促进总体安排。业务切换完成后,原有的观测将改为观测设备维护和现场验证、校准或检验、质量管理等。为了保证系统和设备。

从4月1日起,中国地面气象观测将完全自动化。

目前,国家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等单位正在评估自动化改革对预报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并密切关注观测数据获取、解码和服务平台应用等环节,确保稳定有序。

帮助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过去,许多气象观测者在进入观测场时学到的第一课是从观测场读回数据,并根据观测时间到达的时间走出去,即使天空中有一把“刀”。在寒风呼啸的时候,一些观察者用绳子捆住自己的身体来完成观察;在寒冷的冬天早晨,一些观察者遇到了冰冷的设备并被卡在手中;一些观察者在大雨中跑向观察场...

高继才,59岁,自1978年以来一直在山东泰山气象站从事地面观测工作。在他开始参观泰山气象站的时候,山上没有公路,每个人都必须带上所有的工作设备和日常用品。一次旅行至少需要五六个小时。高继才和他的同事不仅是观察者,也是“山夫”。每次他们带着沉重的货物上山,他们都会被“隔离”20多天。

“在值班之前,二十四小时不敢睡觉,怕眯着眼睛会错过消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根弦。每天,一天七次,一次飞行24次空还有偶尔的危险报告和重要报告,每一份都不能迟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梦已经成为观察者的“职业病”高继才说,虽然他经常梦见阳光纸被风吹走,但它从未出现在现实中。“在刮风的日子里,我们会非常小心。我们总是一起观察,一个收集旧纸,另一个替换旧纸。”

从4月1日起,中国地面气象观测将完全自动化。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后,国家气象观测员的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地面观测的完全自动化让我们充满了喜悦。我们期待着未来更智能的观测,以及“智能天气”更强大的核心。在河北省熊安新区荣成县气象局从事地面观测的丁羽是一名90后观察员。熊安新区成立后的三年里,他发现气象现代化发展迅速,气象设备层出不穷。

“刚学会测量室内气压,观测自动化;只是熟悉各种云,观测自动化;然后,自动观察冬季的降水、能见度和天气现象。”丁羽说。

随着熊安新区“未来站”的建设,智能气象示范、气象科技创新与引导、气象服务数据融入新区数字城市建设等项目相继实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全部投入运行。越来越多令人惊奇的仪器和设备正矗立在观测场。

中国气象局官员表示,地面气象观测整体自动化的巨大变化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的自然结果。以此为新起点,气象观测员将着力解决应急观测、设备维护、研究分析、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面临的新挑战。中国气象部门将以“精确监测”为目标,重点发展全球所有要素的全天候综合气象观测。通过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业务能力,推动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刘一)

从4月1日起,中国地面气象观测将完全自动化。

《人民日报》(第12版,2020年4月3日)

(原标题:智能天气数据秒(解码))

责任:张静文

标题:从4月1日起,中国地面气象观测将完全自动化。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2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