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5字,读完约2分钟

在贵州省三都县三东乡邦高村,有一座村民建造的家庭博物馆。它展示了精美的马尾绣、古水书卷轴、传统水族服饰、银饰、旧物品等。导演魏是水族牛角雕刻的传人。自2008年以来,他利用多年来收集的30,000多件水族文化作品,在自己的木地板上建造了一座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并作为展示和传播水族文化的窗口。

班高村文化氛围浓厚,被誉为“水族马尾绣的发源地”。魏的妻子潘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族马尾绣”的继承人。在她的领导下,邦高村成立了马尾绣研究所,注册了水族旅游文化公司,从事马尾绣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村里几乎所有的妇女都加入进来,通过马尾绣为家庭赚取收入。

雪花湖移民新区与邦高村之间有一条国道,它不是一个传统的村庄,但并没有失去它的文化传统。在中和镇马尾刺绣协会会长魏英利的带领下,新区移民妇女纷纷加入协会。刺绣母亲的人数已经超过800人,马尾刺绣行业越来越大。

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省会城市的“指尖经济”发展良好。到目前为止,三都县已有2个马尾刺绣协会,5个传播机构和2万多名秀娘。马尾绣有80多家小企业从事生产和开发,带动了1000多个贫困家庭增收脱贫。

三都县还建有民族文化街和商业街,并建立了水族产品展示和营销中心。水族字画、水族服装、水族配件等深受游客青睐。许多传统村落开展水族马尾绣、水书、牛角雕等民族技能体验活动,开展体验、研究、学习旅游。

“通过建立民族文化信心,实现水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和发展,可以提供精神支撑,创造产业价值,营造消除贫困的发展氛围。”三都水族文化研究所所长魏竹平说,随着三都人民向小康社会迈进,水族文化也将显示出它的才华。(启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4月7日,第7版)

(原标题,《贵州三都:非遗扶贫显身手》)

责任:叶壮

标题:贵州三都:自建家庭博物馆展示扶贫能力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