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7字,读完约7分钟

今年是玉树地震十周年。10年来,玉树灾后重建,呈现出新的景象:2019年城镇和农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167元和9138元,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1%,贫困人口保险率达到100%,大病医疗救助覆盖率达到100%。

灾后重建不仅标志着玉树发展的时间尺度,也成为这片土地创新发展的新起点。

重建-

站在河源的新玉树

藏式建筑排成一行,到处都可以看到民族装饰,还有宽阔干净的街道和各种风味的小吃店...四月的高原上,雪点点的结古镇有着独特的风味。

"玉树在10年内完成了20到30年的跨度."这是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博物馆评论员蔡毛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她内心最强烈的感受。“十年前,地震把玉树变成了废墟。谁也没有想到今天的玉树会发展得如此之好。”

玉树新城的美丽不仅仅是外表。进入玉树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信息收集、案件档案建立、核查和结算将得到实时跟踪。呼叫中心、指挥中心和决策中心将有明确的分工。作为北京市的一个重点援助项目,玉树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于2015年正式启动。到目前为止,它已经接受了20,000多种物品,完成率超过85%。

“从日常运营和维护到子项目开发的启动,我们进行了服务培训,大大提高了我们在行政执行、生计服务和社会援助方面的能力。”玉树市长扎西·蔡让告诉记者:“2016年,在北京的支持下,玉树成功建立了国家卫生城市。现在玉树已经进入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许多牧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岁的索娜姆·帕科是一名大二学生。他说他的父亲一直是他心中不可替代的偶像。地震发生时,他们所在的龙宝镇大青村受到重创,他们所有的房子都倒塌了,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积蓄。为了让全家过上好日子,也为了让索娜姆·浦卓能够安心读书,他的父亲开了砖厂,盖了房子,还修车。去年,他们从政府提供的住房搬到了新的建筑,并成立了自己的文化旅游公司,为16名年轻人提供工作。

玉树地震十周年实现重建,开启新局面

“现在生活更好了,但我们将永远记得我父亲遭受的苦难。他资助养老院和贫困家庭的行动是对我们最好的教育。”索娜姆·普佐说。

地震发生后,玉树市已全面实现灾后重建规划目标,16710户农牧民和22439户城镇居民已完成迁入。灾区人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一些教育和医疗服务、文化和体育设施、福利院和孤儿院已经投入使用。此外,还实现了州县二级油路的全覆盖、90%的乡道和100%的通信覆盖。一座体现地域特色、富有民族特色、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玉树屹立在河源。

玉树地震十周年实现重建,开启新局面

摆脱贫困-

不要在舒适生活的道路上被抛在后面。

一缕缕彩色丝线在指尖飘动,切割、刺绣、扣住、熨烫...进入玉树国家省级扶贫工业园,藏族妇女在诺布尔民族服装公司的服装车间里忙碌着打盹。

"只有有政府的支持和良好的政策支持,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从废墟中拔下的头发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幸存者。这位乐观的女孩很清楚,消除贫困“需要她自己勤劳的双手”,她现在每月能挣大约9000元。

诺布尔民族服装公司是玉树地区的龙头企业。它每年定期培训藏族服装制作。那些成绩突出的人可以在车间里找到工作,基本工资为2500元,外加计件工资。在过去的10年里,该公司培训了3000多人,帮助1200多名农牧民脱贫。“我们的产品不仅保留了传统技能,还吸收了现代元素。他们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有些产品已经销往海外,”巴江公司总经理蔡说。

玉树地震十周年实现重建,开启新局面

2015年,玉树地区准确认定了3.5万和11.24万贫困人口,占青海省贫困人口的1/5。它是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摆脱贫困最困难的地区。

玉树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杨晓溦说,玉树一直把扶贫目标作为重点,解决“两无三保”和饮水安全问题。五年来,玉树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8.71亿元,实施住房建设项目42730个,完成了67000名贫困人口饮用水安全的巩固和改善。

一大早,玉树人民医院的北京青年援助医疗队带着医疗用品到达了哈苏镇,看望贫困家庭。看到村民加赞在手术后不久好转,队员们松了一口气。去年8月,第四批北京青年医疗队来到玉树,启动“1+1+5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他们通过援助、定期回访、宣传等方式,向边远地区提供医疗服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医疗困难问题。

据数据显示,玉树贫困家庭医生的“双合同”和依从率达到100%。五年来,共向贫困人口发放大病救助3217人次、1622万元,贫困家庭住院费用的90%通过档案卡报销,向贫困和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77126人次、8295万元。

“我们正在努力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杨晓溦表示,玉树地区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2970元增加到2019年的5200多元,贫困率从2015年底的34%下降到2019年底的不到3%。

环境保护-

筑起祖国的生态屏障

穿过红透山隧道,原本晴朗的天气立刻变成了暴风雪。这里是龙宝国家自然保护区,“黑颈鹤之乡”。在雪的间歇,一支巡逻队的后面出现在龙宝湖。他是56岁的蔡强。

"虽然彩江去年才成为一名生态保护工作者,但他对保护区的了解并不比老区少。"“事实上,对他来说,做一个不恰当的生态保护者也是一样的,因为在那之前,他也在做鸟类保护,”站长巴桑凯琳说。

作为龙宝人,这里的每一只鸟都是彩江生活的一部分。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父母“赤脚穿过沼泽,在帐篷里照顾小鸟”的场景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鸟不可少,水不可脏,湿地不可干”的朴素教诲,也成为蔡强半生的坚持。“我不识字,也没有文化。我不能说保护湿地和鸟类有多重要。我只知道我们离不开他们。”蔡强说道。

玉树地震十周年实现重建,开启新局面

巴桑开恩告诉记者,“地震后,全国各地都在帮助玉树。我们要记住,现在保护这片土地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保护祖国的生态屏障。”

从持续冰雪覆盖的可可西里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到风景如画的通天河和澜沧江,再到龙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树不仅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也是整个国家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的维护区域。玉树实行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了以三江源、可可西里、龙宝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玉树地震十周年实现重建,开启新局面

经过不懈努力,玉树地区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3.2%提高到2019年的3.97%。一万八千人从事生态公益工作。三江源区的湿地面积在八年内增加了一万多平方公里。藏羚羊的数量已经恢复到7万多只,雪豹的数量已经超过1200只。整个国家热爱绿色,保护绿色,种植绿色。文明的生态意识,热爱生态,保护生态正在被培养。

“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可可西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西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立,玉树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承担起保护三江源生态的责任。”玉树国家环保局局长朵拉说。(王美佳冯峰)

《人民日报》(2020年4月14日,06)

(原标题:玉树十年重建支撑新生活)

责任:张静文

标题:玉树地震十周年实现重建,开启新局面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