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0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冈石窟,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保护永远是第一要务”在新中国的石窟寺庙保护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肩负着保护文物的使命,意志坚定如磐石,在祖国的山、山、水之间奔跑,穿梭于大大小小的石窟之间。他们用理论和实践守护着石窟,为文物的科技保护开辟了一条从保护理念、原则到技术的道路。98岁的俞·钱明是早期的撰稿人。

俞:为洞寺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1943年,于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与工程系,毕生致力于文物保护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北京文物组织委员会(现中国文物研究院)工作,是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的发起人之一。3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洞穴寺庙的保护,并主持了许多开拓性的洞穴寺庙保护项目。最近,我们采访了新中国洞穴寺庙保护的英雄。

于自1951年参加莫高窟考察以来,多次去过敦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莫高窟人口稀少,黄沙漫天。恶劣的自然条件并没有阻止他们。调查、勘测和设计从未停止。1956年,他带领杨烈和路宏完成了北魏早期窑洞248-260的勘测、测绘和加固设计。这是20世纪50年代敦煌最大的加固工程,也是中国第一个试验性加固工程。

1962年,国家文物局成立了以于为首的石窟保护小组。被洞穴神庙保护的“国家队”正在壮大。于带领大家到各个石窟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寻求多方面的科技合作。他们与中国科学院中南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地质研究所共同选择云冈石窟的1号洞和2号洞作为加固保护对象,共同组建了石窟寺庙加固保护工程队。经过几年的研究和试验,石窟寺庙岩体裂缝加固材料等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在石窟保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说,这是新中国洞穴寺庙科技保护的开端。这项研究还确立了许多原则,如保护材料的适用性试验,文物的原始状态和颜色不能改变。这为我国“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俞:为洞寺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1973年,云冈石窟开展了大规模的抢救和加固“三年保护工程”。山西省委成立了云冈石窟维护工程领导小组,明确由于负责。

“三年保护工程”的中心任务是解决溶洞裂缝坍塌问题,确保溶洞安全。这个项目始于1974年春天。在这三年中,余和其他工作人员住在云冈的建筑工地和石窟附近的村庄的舞台上,只是在寒冷的冬天不能工作。根据“抢险加固、消除险情、保持现状、保护文物”的工作原则,他们根据不同洞穴的危险程度相互对待。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灌浆、锚固、修补、支护等。以加固悬岩裂缝并使残留的岩石下落物返回到它们原来的位置。

俞:为洞寺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例如,云冈石窟中的大型露天佛像最初不是露天的,而是在倒塌后才成为大型露天佛像。最严重的坍塌是在佛的西边。于说,这个洞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一个,里面藏着一根中柱。当时它就要倒塌了,坐在上面的佛陀的胸膛已经塌成了几块。经过反复试验,他们采用了环氧树脂化学灌浆和锚杆加固相结合的方法,将坍塌的石块粘结在一起,恢复了坐佛的完整性,同时保护了岌岌可危的洞顶不再次坍塌。

俞:为洞寺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年的加固消除了第五洞至第二十洞的危岩危险,基本保持了洞穴的稳定性,挽救了大量濒临坍塌的洞穴和雕刻。1976年9月,国家文物局组织检查组对该项目进行了检查,并对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该工程采用的围岩裂隙注浆加固技术获得了197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

余主要在野外工作。当被问到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时,他没有说一句后悔的话。说到工作表现,主要是归因于他人。“如果好就像水一样,水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好处,但不会引起争论...只有丈夫不争论,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这是余的《道德经》中的一段话。它挂在书房的书桌前,代表着他心中数千个字。(王金华郭桂香)

俞:为洞寺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民日报》(第20版,2020年5月22日)

责任:叶壮

标题:俞:为洞寺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1518.html